服务器三种架构
服务器集群就是指将很多服务器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同一种服务,在客户端看来就像是只有一个服务器。集群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进行并行计算从而获得很高的计算速度,也可以用多个计算机做备份,从而使得任何一个机器坏了整个系统还是能正常运行。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ing) 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所谓分布式资源共享服务器就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服务器形式。分布式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 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总之
三种架构都是常见的服务器架构,集群的主要是IT公司在做,可以保障重要数据安全;负载均衡主要是为了分担访问量,避免临时的网络堵塞,主要用于电子商务类型的网站;分布式服务器主要是解决跨区域,多个单个节点达到高速访问的目前,一般是类似CDN的用途的话,会采用分布式服务器。
1 | 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C++语言编写。旨在为WEB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
mongodb、redis和mysql
存储
mysql数据是存在硬盘的,读的时候也肯定是要读到内存的,取数据都是读到内存才取的。而PL/sql的一些语句则不一定存到数据库,像游标,变量等
mongodb的数据是存储在硬盘上的,只不过需要经常读取的数据会被加载到内存中,这样提高查询效率,所谓内存数据映射,所以mongodb本身很吃内存,不过3.0版本以后会好很多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 所有数据基本上都存在于内存当中, 会定时以追加或者快照的方式刷新到硬盘中. 由于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 所以读取写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所以经常被用来做数据, 页面等的缓存。
mongodb、redis区别
就Redis和MongoDB来说,一般称之为Redis缓存、MongoDB数据库。这也是有道有理有根据的,
Redis主要把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其“缓存”的性质远大于其“数据存储“的性质,其中数据的增删改查也只是像变量操作一样简单;
MongoDB却是一个“存储数据”的系统,增删改查可以添加很多条件,就像SQL数据库一样灵活,这一点在面试的时候很受用。MongoDB从一开始就设计用来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处理多个节点是一个核心要求
docker中登陆链接mongodb
1 | $winpty docker exec -it docker_mongo_1 sh //登陆容器 |
MongoDB语法与现有关系型数据库SQL语法比较
1 | $lt $lte $gt $gte $ne分别表示为:< 、 <= 、 > 、 >=,!=通常组合使用,例如:db.user.find({"age":{"$gte":18,"$lte":25}}) |
1 | MongoDB语法 MySql语法 |
group的使用
1 | { $group: { _id: <expression>, <field1>: { <accumulator1> : <expression1> }, ... } } |
1 | // 插入数据 |
另一种操作方式
1 | // 数据如下 |